本报讯 刚刚过去的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和繁重的发展任务,黄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顶格采取疫情防控处置措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守住了疫情“零输入、零感染”底线,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经济运行逆风破浪。受疫情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在经历一季度下滑后企稳回升,多项指标增速持续提升,实现了逆势而上、争先进位。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36.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分别突破3.5万元大关和1万元大关,财政支出、地方总财力双双突破120亿元大关,分别增长9.7%和9%,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多项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六稳”“六保”托起大局。果断按下“重启键”,全力推进复工复产复业复学,推出了补欠提速保稳等一系列稳投资、保民生、促消费具体举措,在全省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城镇新增就业1441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16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新设立市场主体3113户,增长15.2%,全州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22万户。
生态保护创新提升。颁布实施《黄南州草原保护条例》,在全省率先推行“林草长制”,吾屯下庄、德吉、德洪、东果、叶金木等5个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隆务镇被评为省级森林城镇,高海拔造林成为全省样板。
绿色农牧厚积薄发。在全省率先启动厅州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州,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建立国家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州共建机制,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牦牛藏羊原产地质量追溯、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农牧业保险四个全覆盖,培育“雪多牦牛”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0个,地标产品总量突破20个,有机认证产品数量达到43个,为全省最多,绿色农牧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型城镇化崭露新姿。同仁成功撤县设市,并入列部省共建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建设试点地区。同仁、尖扎城北新区建设驶入“快车道”,一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陆续建成。唐卡艺术小镇、坎布拉运动休闲小镇建设稳步推进,宁木特镇荣获全省美丽城镇建设优秀奖第一名,美丽黄南画卷越来越鲜亮、越来越动人。
基础建设创造历史。开工建设西成铁路、张汶高速同仁至赛尔龙段、尖贵高速、省道206街子至隆务段公路改造、330千伏输变电、天然气入州等一批重大支柱项目,建成河鄂公路、隆务河水生态治理一期、坎布拉景区南宗沟旅游公路等一批强基固本的重点项目,全州基础建设薄弱的状况发生深刻改变,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